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使用 user agent 和 meta viewport 的目的和造成的影響

對行動瀏覽器和網頁的開發者來說,都希望提供最佳的使用者體驗, 不過彼此在意的事有點不同。

瀏覽器在意的事:

  • 用 user agent 告知網站自己是什麼瀏覽器, 讓網站有機會提供最佳的內容。
  • 也提供切換 user agent 的選項,若網站自動提供行動版網頁, 而使用者想看桌機版網頁時, 可換用桌機瀏覽器的 user agent 「騙」網站提供桌機版的網頁。
  • 如果頁面有用 meta viewport 設定 layout width=device width, 表示網頁有針對 device width 作最佳化, 照著辦就是了。
  • 承上, 不過若網頁沒作好, 比方說在頁面裡寫死某個元件寬度, 寫死寬度的元件仍會超出螢幕寬度, 看起來怪怪的。
  • 若沒有設 layout width=device with, 表示網頁開發者沒有針對行動裝置作最佳化, 至少要用夠寬的 layout width (>螢幕寬度), 不然網頁內容會縮成一團無法閱讀 (就像在桌機將瀏覽器視窗縮到很窄一樣)。常見的實作寬度是 980px 或 1024px。
  • 承上, 因為手機螢幕比 layout width 小, 載入完頁面後使用者無法一眼看到網頁全貌, 瀏覽器會自動縮小 (zoom out) 頁面以貼齊螢幕寬度。預期使用者可以先看見全貌, 找到有興趣的地方,再自行放大 (zoom in) 想看的部份。

網站開發者在意的事:

  • 透過 user agent 得知使用者用什麼裝置和瀏覽器。粗略分成行動裝置和桌機 (PC 或筆電) 兩種。後者通常計算能力強、網路快、螢幕大,可提供豐富內容。另外提供前者客制化的網頁,以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 桌機網頁也可使用 Responsive Web Design (RWD), 讓大螢幕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但不會在意螢幕太小的表現)。不需使用 meta viewport (用了也會被桌機瀏覽器忽略)。layout width 由視窗寬度決定。
  • 行動網頁必須使用 meta viewport 要求瀏覽器用 device width 作為 layout width, 不然瀏覽器會用 980px 或 1024px 排版, 結果是字縮得太小 [*1],使用者得放大縮小外加水平捲動觀看內容, 用起來不方便。最好使用 RWD 應付不同手機的不同寬度。不然就要用比較窄的寬度為基準來排放內容, 然後在兩側或右側留白,看起來比較遜。
  • 沒餘力搞兩套網頁就用 RWD 一套通吃。雖然排版難度變高許多, 但不用寫兩套網頁流程, 應該會比較省事? 除了排版技術較深外, 可能因此對手機裝置多傳了些用不到的資料,浪費頻寬甚至拖慢載入速度。

在手機上用 desktop user agent 看到奇怪的排版內容,可能的原因:

  • 網站在桌機網頁用了 meta viewport, 但沒處理好 layout width 較窄的情況。可能的原因是同一網址會依 user agent 提供不同內容: 若是手機瀏覽器的 user agent, 就提供行動版網頁, 因此沒有測到「在手機上用 desktop user agent」的情況。
  • 網站自己有作好 RWD, 不過嵌入其它家服務的內容 (如廣告) 出槌。出槌的原因是提供內容的網站是看 user agent 決定內容, 因此提供太寬的內容而超出螢幕寬度。若嵌入的內容有依 layout width 提供內容就沒問題了。

參考資料

備註

1. 行動瀏覽器有提供 "text reflow" 的功能, 會在不改變排版的情況下, 自動放大太小的字。好處是在手機上用 980px (或1024px) 排版後,不用放大就可以看清楚主要的內文。壞處是部份內文變得比標題大, 看起來怪怪的。

印象中是 2012 或更早就有的功能, 當時看起來頗酷的也不錯用。不過在 RWD 盛行後, text reflow 大概會愈來愈少發揮效果。在行動瀏覽器 (如 Chrome 或 Puffin) 用 desktop user agent 看 Mobile 01 內文, 會看到 text reflow 的效果了。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iOS kCFErrorHTTPSProxyConnectionFailure 和 Android ERR_TUNNEL_CONNECTION_FAILED 的解法

iOS kCFErrorHTTPSProxyConnectionFailure (錯誤代碼 310) 的意思是 proxy 不允許 HTTPS 的連線,可能是 client 用 https 連往 443 以外的 port, 然後 proxy 設定不允許這樣的連線。解法是改在 443 port 執行用 https 的 web server, 或是 client 不要使用 proxy。

我用同樣的設定 (在 port 443 以外跑 https + client 用 proxy) 改測 Chrome on Android, 結果顯示的錯誤代碼是 ERR_TUNNEL_CONNECTION_FAILED, 也許這個代碼有用在其它情況。遇到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是否和這有關。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Python, JavaScript, C++, Java 和 Unicode 以及 UTF-8 等編碼

基本觀念

Unicode 是一張表,定義每個文字對應的數字是什麼,比方說 'A' 是 65, '我'是 25105。

UTF-8, UTF-16, UTF-32, UCS-2, UCS-4 等則是 Unicode 的各種編碼。所謂的編碼,是某種定好的儲存格式 (或說 serialization/deserialization format 也許比較好懂?), 方便讓不同的應用程式之間傳遞資料。

比方說應用程式 A 寫入文字到檔案裡,應用程式 B 從檔案讀出文字,兩者要說好用的編碼格式 (或能從資料辨別使用的編碼格式), 才有辦法互通資料。舉例來說, 網路傳輸常用 HTTP 作為溝通協定, HTTP 有提供 client 或 server 指定傳輸內容編碼的方法 (Accept-Charset 和 Content-Type), 可以指明是用 UTF-8 或其它編碼。

寫程式的時候,基本上是假設外部讀來的資料是某種 Unicode 編碼 (最常用 UTF-8 ), 內部使用 Unicode 處理,要傳出去 (寫入硬碟/網路傳輸) 前再轉回 Unicode 編碼。用 Unicode 的好處是,可以正確計算字串長度, 這影響到使用 length, index, 取出 substring, 比對 substring (包含 regexp) 等字串 API。

這裡有以前寫的介紹,有多提一點相關的事。

Python

Python 2 就有定義 type unicode 和 type str。type str 可看成一般性的 binary, 以 byte 為單位。Python 2 的字串 '...' 的型別是 str, 要特別用 u'...' 才會改用 unicode。

有了 type unicode, 處理 unicode 比較輕鬆:

  1. 外部讀進來的字 (UTF-8) 存在 type str, 馬上轉成 unicode
  2. 函式的輸入輸出都用 unicode (len(), [] 的行為正確)
  3. 要輸出到螢幕、檔案、網路時再轉成 UTF-8。

參考 All About Python and UnicodeUnicode in Python: Common Pitfalls 了解細節。

另外, Python 可能用 UCS-2 或 UCS-4 實作 Unicode, 可從 sys.maxunicode 的值得知, 65535 表示用 UCS-2。因為 UCS-2 / UCS-4 每個字分別占 2 / 4 bytes, 對使用的記憶體的量有很大的影響,不同作業系統會有不同考量, 像 Mac OS X 用 UCS-2, Ubuntu 12.04 用 UCS-4。然後在 Python 3.3 後都支援 UCS-4 了 (因為有實作 PEP 0393 -- Flexible String Representation)。

例如 u'𝌆' 會被當成兩個字 [*1]:

In [1]: u'我'
Out[1]: u'\u6211'

In [2]: len(u'我')
Out[2]: 1

In [3]: u'𝌆'
Out[3]: u'\U0001d306'

In [4]: len(u'𝌆')
Out[4]: 2

Btw, Python 3 改變字串預設的型別: '...' 是 unicode, 要用 b'...' 才會用 str,用意是希望大家預設就用 Unicode 避免混亂,不過卻造成 2 升 3 的一些問題。直接引用以前碎碎唸的心得:

在 python2.7 踩到 python3 unicode 的雷,import unicode_literals 會讓 'abc' 自動變成 u'abc' ( 原本的行為是 ‘abc' == b'abc') ,難怪怎麼看都不太對勁,third-party code 寫 'abc',別的 third-party package 預期收到 raw string 卻收到 unicode string, 於是回報 TypeError: 'unicode' does not have the buffer interface

用 ipdb 除錯時覺得相當奇怪,一樣的程式碼 (如 s = 'abc'),在 ipdb 內執行得到的結果是 raw string, 但原本的程式執行時卻變 unicode ....

搜了一下才看到也有不少人反應這點: Proposal to not use unicode_literals #22 https://github.com/PythonCharmers/python-future/issues/22

JavaScript

JavaScript’s internal character encoding: UCS-2 or UTF-16?: 詳細到不行的介紹,沒耐性就直接看文中的 conclusion 吧。

結論是 JavaScript 直接用 UCS-2 表示字元, 不像 Python 分成 str 和 unicode。開發者幾乎不用操心 Unicode、UTF-8 之類的事, 反正在 JavaScript 內都是用 UCS-2 表示。缺點是超出 65535 的 Unicode 不會被正確處理:

> '我'.length
1
> '𝌆'.length
2

不過網頁還是可以正確顯示字的外觀,大概是因為瀏覽器內部用 UTF-16 處理,字的 Unicode 仍然是對的,畫字時有選對 font glyph。但是受限於 JavaScript 的語言規範,只能斷成多個字表示。

C++

C++ 沒有定義型別 Unicode, 要自己用 std::string, std::wstring 或其它型別表示。

查到幾種轉換方法

  • 用 C++11
  • 用 Boost
  • 用 icu
  • utf8-cpp

最後一個作法最簡單, include 幾個 header 檔即可,不像其它方法要改 compiler 參數或引入一大包函式庫。所以我後來是用 utf8-cpp, 待要非得用到其它方法時再來研究為啥需要其它方法。stackoverflow 裡有很多討論 (由此可見 C++ 使用 Unicde 的方法有多混亂....), 這是其中一篇

Java

Java 的基本單位 char 一樣用 UCS-2 實作, 但 String 提供另外的 API 可正確存取 Unicode。直接引用別人的結論:

Han Guokai wrote on 20th January 2012 at 18:28:

In Java5, ‘char’ means code unit (16-bit), not character (code point). One character uses one or two chars. String’s length method return the char count. And there are some additional methods based on code points, i.e. codePointCount. See: http://docs.oracle.com/javase/1.5.0/docs/api/java/lang/String.html

比方說 Java String 提供 charAtcodePointAt。後者是正確的 Unicode 字元,而前者是 char, 遇到 UCS-2 外的字一樣會出錯。

結論

總算弄清楚過去常用的四種語言實作 Unicode 和 Unicode 編碼的方法,結果四種語言有四套作法, 真是出乎意料出外...。推薦閱讀JavaScript’s internal character encoding: UCS-2 or UTF-16? 了解 BMP, supplementary planes 和 surrogate pairs, 會比較清楚 JavaScript 和 Java 使用 UCS-2 作為字元定義遇到的問題 (為了省記憶體, 是必要的 trade-off)。

備註

1. Blogspots 無法正式顯示這個字, 可從這裡看到測試用的字。https://codepoints.net/ 可找到更多範例。

2015/07/19 更新

Scott 指正, 更新內文對 Python Unicode 實作的描述。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從舊有的子目錄建立新的 git repository

如果要搬移的目錄在 repository 的最上層,可以用 git subtree。若是要搬的目錄是中間某層目錄 (例: a/b/c 的 c), 可以用 filter-branch

筆記一下我操作成功的流程:

1. 在 git server 上建立新的 headless repository

git-host$ cd /path/to/repo && mkdir new_repo && cd new_repo && git init --bare

2. 在自己的機器上從原本的 repository filter 出要搬移的目錄。注意: 目錄內的內容會變成只剩目標目錄,我是 clone 一份新的來作。

myhost$ git clone ssh://path/to/old_repo
myhost$ cd old_repo
# Filter the master branch to path/to/folder and remove empty commits
myhost$ git filter-branch --prune-empty --subdirectory-filter path/to/folder master
Rewrite 48dc599c80e20527ed902928085e7861e6b3cbe6 (89/89)
Ref 'refs/heads/master' was rewritten

3. 合併舊有的 git commits 到新的 git repository 並更新回 server

myhost$ cd /path/to/somewhere
myhost$ git clone ssh://path/to/new_repo
myhost$ cd new_repo
myhost$ git pull /path/to/old_repo # 取得剛才 filter 過的 old_repo
myhost$ git push --set-upstream origin master
myhost$ rm -rf /path/to/old_repo  # 移除用不到的目錄

在 Fedora 下裝 id-utils

Fedora 似乎因為執行檔撞名,而沒有提供 id-utils 的套件 ,但這是使用 gj 的必要套件,只好自己編。從官網抓好 tarball ,解開來編譯 (./configure && make)就是了。 但編譯後會遇到錯誤: ./stdio.h: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