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近期閱讀有物報告的心得

整理一下最近閱讀的心得,只是雜亂的片段想法。也許有天能串出更深的想法。

一個預測未來的簡單方法

原文: 有物報告 | 一個預測未來的簡單方法

用正面的方式描述是: 任何沒考慮 smartphone 的產業都會被衝擊。反過來說則是: 基於「不是人人都有 smartphone」的假設而發展出來的產業, 勢必會因 smartphone 普及而被衝擊。我比較喜歡後者的說法,前者聽起來比較空泛,後者有比較強的因果關係 (或著說比較強的推測)。

現行的例子是叫計程車。以前沒有 smartphone 要透過中間的服務人員對上雙方的位置, 幫忙湊合人和車。現在大家都有 smartphone, 定位和上網都很容易。建立平台的成本大幅下降,也不用透過服務人員配對。

去中介化的犧牲者

原文:

能用數位傳遞的東西, 終將被網路取代。書店的定位必須轉型提供不同的服務,比方說營造店內的氣氛讓人想來逛, 像是誠品。或是經由個人品味挑選書本、寫評論分享自己挑選的書。

全程創業,販售服務

原文:

販售長期的服務,金流比賣一次性的產品來得穩定。也因為更了解用戶,有機會撥掘和提供新服務取得更多獲利。理論上從上至下都自己來,使用者用起來會更順。像選用 iPhone,和 Apple TV 結合的很流暢 (其它 iCloud 之類的我沒有用, 不知效果如何)。Android phone 和 Miracast 則不容易作到流暢。

什麼都自己來, 代價是要作更多事,分散火力。如今透過 smartphone 上搭配的「商城」 (App Store、Google Play), 傳遞產品和收取費用比以前簡單許多。至少降低了一個門檻。

Btw, 這段話讓我特別有感觸,注重在賣服務,而不是工具:

哈佛商學院教授 Theodore Levitt 說:「人們要的不是鑽孔機,而是牆上的洞。」他認為購買鑽孔機是種不完美的妥協。訂閱制往往能創造企業與客戶的雙贏,因為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

雜談

總體來說,產品本身是數位內容, 全程都可數位化; 本身不是數位內容 (如餐廳、搭車), 背後的媒合平台也可以作些改善 (O2O, Online-to-offline)。smartphone 和行動網路的普及, 讓人們可以重新思考如何將習以為常的事作得更好。習慣的包裹愈輕, 愈容易想到新方法, 也更有機會找到更好的方法 。

看這些評論很有意思,不過對於實際作的事到是沒有直接的幫助。主要是了解目前的趨勢,偶而檢查一下自己的思維是否被舊習慣所綁住,放寬思考的方向。產品的本質還是為使用者解決他們願意付錢解決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在 Fedora 下裝 id-utils

Fedora 似乎因為執行檔撞名,而沒有提供 id-utils 的套件 ,但這是使用 gj 的必要套件,只好自己編。從官網抓好 tarball ,解開來編譯 (./configure && make)就是了。 但編譯後會遇到錯誤: ./stdio.h: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