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iptraf filter 用法

我用 ssh 連上 server 跑 iptraf, 但 ssh 資料一直更新 (因為畫面顯示要傳資料回來, 所以就無限循環 ...), 得濾掉 ssh 資料才行

參考資料:

注意事項:

  • 試了半天, IP filter 好像只有影響到 IP traffic monitor, 結果這句話就寫在官方文件的開頭 ...
  • Filtler -> IP ... 會看到右側寫 "IP filter active" 或 "No IP filter active", 表示目前有無採用 IP filter
  • Edit filter 後要再按 Apply filter 才會生效的樣子
  • 可定義多組 filter, 但一次只會 apply 一組 filter
  • 同一組 filter 裡, 採用 first match 的樣子
  • 要濾掉 ssh, 要先寫一則 exclude port 22, 再寫一則 include all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CSS 雜項心得 (2)

重要的基本觀念如以前CSS 雜項心得所寫, 還是 box model, float, position 等, 但用熟開發工具, 寫網頁會更快。看完這篇 Modern Web Development Part 1 – The Webkit Inspector 後功力至少增加個一甲子, 才懂得怎麼運用 box model 的觀念配合 Chrome Developer Tool 的 Metrics 來看元素占用空間的情況, 遇到「破掉」或對不齊等問題, 用 Metrics 檢查一下, 就知道是 padding 還是 margin 出問題, 或是因內部的子元素往上或擠出空間等。相較以前, 除錯省了不少時間。

過了兩年, 如今不用擔心 IE 6 或著也不用擔心 IE 7 了, 不過 HTML5 和 CSS3 多了不少東西, 支援的瀏覽器變多後, 也就更值得學。所以, 要學的東西也許是不會變少吧

用 CSS 寫出多欄等高的版面

找了一下如何用 CSS 寫出多欄等高的版面, 看到這篇Equal Height Columns with Cross-Browser CSS, 是找到幾個方法裡最完備且乾淨易懂的作法。不過實際應用上會有些小地方要注意, 也難怪有人 Give Up and Use Tables的主張了 ...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使用 PIcasa 批次改圖

兩個重點

API 使用 http 做為底層 protocol 的好處

以前對 http-based 的 API 一直有疑問 (免責聲明: 我沒有弄懂 RESTful 和這點的具體差別), 為什麼要綁在 http 這個不太相關的協定上? 尤其是在試用 Solr 後, 發覺因為使用 http 提供 api 的緣故, 即使是 localhost 連線做很簡單的查詢, 也有一定的 latency 成本。

不週在多了一些 network programming 經驗後, 對此有了不同想法。

首先, network programming 很痛苦, 一開始要處理兩個問題: 第一點是在 streaming-based 的資料上, 提供 datagram 的概念, 這樣才有辦法傳遞和接受參數。streaming 不同已有完整資料的檔案一般, 資料回傳時間不一定, 每次讀回的 byte 不一定, 提供 datagram-like 的介面, 要費點心思。

第二個問題是, 要將資料 serialization, 這件事本身也很苦, 若要求效率, 要用 binary 格式, 實作苦除錯更苦; 若用 text 表示 (如 JSON), 也許有一天會有效能問題, 若需要傳 binary file, overhead 太大。

第一和第二問題在面對多種語言的 client 時 (比方 PC 上有人想用 Python 或 C++, mobile 上有 Objective C 和 Java), 實作成本更高。

解決這些基本問題後, 若幸運地服務順暢, 用戶成長個 10 倍, 有什麼方法可以擋住 10 倍的使用量? 也就是 scalability 的問題, 這又是一串的麻煩開始。10 倍擋住後, 變 100 倍怎麼辦?

反之, 使用 http-based solution, 以上統統不是問題。有成熟的 web server 包含 scalability 都解決了, http client lib 也是遍地開花, 沒有找不到套件的問題, 只有太多種版本不知選那個好的困擾 (看看 python 那票 urllib, urllib2, httplib, httplib2 以及其它各家 3rd party 實作)。更可以直接用 browser 試用 API, 連寫程式都不用。

照這樣來看, 因為綁定 http, 而「稍微」多些 latency, 似乎不是什麼不得了的負擔。

ps.

  • kcwu 補充說明使用 http 還有減少被阻擋的機率, 有許多地方會擋 port 80、443 以外的 port。此外, http 有許多現成工具提供 encryption, compression, cache, proxy, load balance, authentication 等功能。
  • Socket Programming HOWTO 值得一讀, 簡要地描述 network programming 的基本知識以及實作會遇到的問題。

在 Fedora 下裝 id-utils

Fedora 似乎因為執行檔撞名,而沒有提供 id-utils 的套件 ,但這是使用 gj 的必要套件,只好自己編。從官網抓好 tarball ,解開來編譯 (./configure && make)就是了。 但編譯後會遇到錯誤: ./stdio.h: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