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Effective Java 讀書筆記: Item 7 - 別用 finalizer

記錄讀書心得, 內容不一定和書上一致, 有些是我自己的看法。

這篇有好幾頁, 但中心思想只有一句: 不要用、不要用、不要用。

若你堅持要用, 作者告訴你:
  • 沒人保證 finalizer 什麼時候被呼叫, 這表示若你用它來解 lock, 等著大家一起被鎖死。若你用它釋放記憶體, 有可能在執行 finalizer 途中不足記憶體然後掛掉
  • 當 finalizer 被呼叫時, 發生 uncaught exception 不會讓程式掛掉, 也不會丟出警告或錯誤訊息。之後程式若再用到同一物件, 沒人能說得準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 用 finalizer 會拖慢速度, 作者測試建立和待一個物件被 gc, 有無用 finalizer 的時間比是 2,400ns vs 5.6ns
所以結論就是: 不要用、不要用、不要用。

若有需要釋放的資源, 明確地用 try { ... } finally { ... } 在 finally 裡執行較好, 不論有無 exception, 保證會執行 finally 裡的程式。題外話, Python 也有 finally 的語法, 並且在 2.6 開始多了 with 的語法 (2.5 也可「試用」這個語法)。with 相較於 finally, 明確地定義一個物件的生命週期, 並提供開始和結束的 hook, 方便控管資源的生成和銷毀。滿不錯的 syntax sugar。
回歸正題。那麼, finalizer 這麼雞肋的功能, 到底有什麼用? 答案是
  • 有總比沒有好, 用 finalizer 順手釋放資源 (如 file), 並 log warning, 這樣開發者就知道要該補上這個操作
  • 若有用到 native object (gc 不認得的東西), 得自己善後。在 finalizer 中做補救的動作, 不知何時釋放總比永遠不釋放來得好
實作 finalizer 時要注意, 它不會自動呼叫 superclass 的 finalizer, 要自己在 finally 裡呼叫:
try {
    ...
} finally {
    super.finalize();
}
或是用 "finalizer guardian" 保證執行 finalizer
class Class Foo {
    private final Object finalizerGuardian = new Object() {
        @Override protecte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 Finalize outer Foo object.
        }
    }
}
這招還滿帥的, 不知什麼場合可以套用這個概念, 用在別的地方。

備註: 經 kcwu 提醒, Python 的 object.__del__(self) 行為和 Java 的 finalizer 相似, 雖然看起來有比較好, 但還是不夠可靠, 盡量別用比較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在 Fedora 下裝 id-utils

Fedora 似乎因為執行檔撞名,而沒有提供 id-utils 的套件 ,但這是使用 gj 的必要套件,只好自己編。從官網抓好 tarball ,解開來編譯 (./configure && make)就是了。 但編譯後會遇到錯誤: ./stdio.h:10...